Wednesday, February 24, 2010

《烈火戰車》(Chariots of Fire) 81年奧斯卡最佳影片。故事講述傳奇運動員Eric Liddell(艾力‧李岱爾)參加1924年巴黎奧運的事蹟。

Picture

李岱爾的父母是倫敦傳道會宣教士,因此他出生在中國的天津。六歲隨大他兩歲的哥哥回英國的宣教士子女學校寄宿讀書。他有短跑的天份,於十五歲開始為人注目,成為報章常報導的運動新星,大受群眾歡迎。

1924年巴黎奧運,李岱爾身為當時英國100碼及220碼短跑紀錄保持者,代表大英帝國參加當時奧林匹克運動會。他最膾炙人口的事蹟,是拒絕為當年被安排在星期日(基督教的主日)舉行的百米短跑決賽出賽,寧願放棄苦練經年,猶如囊中物的奧運金牌。

李岱爾的行動當然舉國嘩然,因為奧運從來不是純粹運動比賽那麼簡單。國人多番游說,輿論有很大的壓力,甚至皇室成員也幫腔,仍改變不了李的立場。

在準備參賽的日子,李重新訓練自己一向表現較次的400米賽跑。到了400米決賽,決意只為榮耀上帝而跑的他,不但勇奪這枚奧運田徑金牌,成績更打破當時的世界紀錄,震驚全球。在他於田徑場上奪標的一幕,旁白讀出了以賽亞書四十章那段振奮人心的經文,這也是《烈火戰車》感人至深的片段。

(留意李的獨特跑姿是頭一直仰天,是不標準的,但他說因為自己是為上帝而跑。〉

影片還有另一個人物──李岱爾的隊友兼主要對手,猶太裔的哈羅爾德-亞伯拉罕。一直活在李岱爾的陰影之下,亞伯拉罕(聖經中猶太人信心之父同姓,真諷刺)總感覺到周圍的人對他的歧視和偏見,然而沒有信仰的包袱的亞伯拉罕只為自己而跑,在他看來,奔跑是賴以成功的一種武器。李岱爾退出後,他順利得到當屆奧運的百米金牌。

電影故事在此完結,真實中的李岱爾在得獎後翌年,只廿三歲就步父母後塵回到華北天津,先後在天津、韶昌等地宣教,主要從事教育工作。在短短43年的生命中,至今仍影響著中國。

電影沒有直接談論信仰,卻活生生道出一個基督徒的見證。或者信仰從來不用煞有介事的hard sell,而根本是我們生活的全部。

在教會的悠悠歲月裡,常常聽到基督徒分享面對的壓力:工作 / 讀書已經很累,沒空閒讀聖經;工作太忙,沒時間返教會;星期日難得休息,不能早起返崇拜;要做project、預備考試,沒可能出席聚會………

如果換上李岱爾,就沒有這些「不能」。他在拒絕星期日比賽的時候沒有猶疑過。

說是容易,你兩餐無憂當然口響......

做的時候可是困難重重......當我們想也不想便認為那一刻放棄持守信仰是理所當然,或者無可避免的時候,請記著,有人嘗試過堅持,並且他成功了,得到了更大的祝福。

在信仰以外作分析:一個人,如果不能堅守自已一些做人的原則,他的成功,其實有限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